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,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、道家、阴阳家、法家、名家、墨家、杂家、农家、小说家、纵横家。 我国春秋战国之际,随着奴隶制度的没落和封建制度的兴起,社会上各个不同的阶级、阶层在政治上思想上的代表人物,对自然、社会以及其他种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。他们著书立说,开门授徒,四方游说,互相辩驳,都想以自己的学说来改造和拯救社会。儒、法、道、墨、名、农、兵、阴阳、纵横……百家争鸣,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浓厚学术空气,产生了异彩纷呈的诸子学术思想。这些思想,博大精深,对中国历史......
 
庄子(约前369—前286)。战国时哲学家,名周,宋国蒙地(今河南商丘东北)人。做过蒙地的漆园吏。家贫,曾借粟于监河侯(官名)却拒绝了楚威王的厚币礼聘。他继承和发展老子“道法自然”的观点,认为“道”是无限的,“自本自根”、“无所不在”的,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,否认有神的主宰。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辨证法因素。他主张齐物我、齐是非、齐大小、齐生死、齐贵贱,幻想一种“天地与我并生,万物与我为一”的主观精神境界,安时处顺,逍遥自得。